2023年中国旅游文化读后感(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读后感(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第一篇:浅析中国旅游文化
浅析中国旅游文化
摘要: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 “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在人们的生 活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影响文化差异
(一)旅游文化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旅游从业者为旅游者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本身,则更物化的体现了种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二)影响
1、旅游与经济
a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增加政府税收 ,平衡收支
外汇是国际间用于经济结算的支付货币,一个国家拥有外汇数量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国际支付能力的大小。扩大内需,加快货币回笼.
国家回笼货币的四个渠道:
?
?
?
? 财政回笼即通过征税回笼 信用回笼即通过吸收存款,收回贷款,发放国债等方式; 商品回笼即销售商品回笼货币旅游是高消费, 服务回笼即服务收费回笼货币。是回笼货币较好的办法
(2) 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业必须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和消耗物资,旅游业也因此而成为许多其他行业产品的消费市场,从而刺激和促进这些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发展。
(3)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地区差异
旅游业因其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和劳动密集型、带动性强的产业特点,正在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吸纳就业的基础性产业,为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在就业工程做出了贡献。
b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1) 造成物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的福利收益
(2) 存在旅游漏损,削弱目的地所获的经济收益
(3)过度依赖旅游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旅游与文化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再次,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而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因此,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相应地提高,才能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中国的旅游业立于不败之地。
3、 旅游与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旅游业的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它会影响到旅游业质量的好坏。因此,合适的游客量和合适的开发,都会关系到旅游业的利益。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而忘记保护环境而最后付出的巨大代价。相反,一个好的旅游环境,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而同时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赚到最大的钱时,不顾超负接待游客,或乱建,而使得一些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或独特、协调的自然、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因游人乱刻乱画,随意触摸等。随意丢弃废物,直播或间接导致的文物古迹的破坏,更是不胜列举。如在故宫的宫墙上等都留下了很多游客的不文明的行为。
所以,从长远利益考虑,旅游的发展应坚持“有限”发展的原则。一方面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应有一定限度,以追求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另一方面,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旅游建设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即旅游建设应受环境保护的限制。 ( 三 )文化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结语;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但又影响全局。
总之,中国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第二篇:中国旅游文化
谈谈杭州西湖旅游文化对申遗的作用: 6月24日巴黎时间17:55(北京时间23:55),西湖荣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由此成为“世界遗产城市”。世界遗产西湖,世遗城市杭州,她们的“影响”,还是要通过正确的城市营销和产业路径,才能得到有效地体现,“世界遗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我们不作为,世遗的价值也不会得到充分的释放,也就会沦为“面子”、“帽子”,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世界遗产西湖,对杭州的促进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世遗城市杭州,对长三角的促进作用;如何准确地定位“世遗杭州”,这三个问题,是我们思考的主要方向。具体怎么做呢?只有让“世遗西湖”积极有效地融入城市发展,才能切实刺激杭州国际休闲经济发展,有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竞争力,推动杭州升级为世界区域性城市。
在“十一五”时期,2014年,杭州服务行业增加值的第三产业占比,前3位是:金融业(20.65%)、批发和零售(17.63%)、房地产(15.27%),最后3位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3.23%)、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1.96%)、文化体育娱乐(1.45%)。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占比41.8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02%),消费性服务业占比41.67%。在长三角区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占比59.18%,其中,新兴生产性服务业18.01%,主体承载国际服务业转移。和上海不同,杭州特点有二:1.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优势明显,具备次区域辐射影响力,与南京相当。宁波、苏州的服务业为本地制造业服务。2.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需要指出的是,休闲经济不仅涉及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消费性服务产业,还涉及休闲房地产、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产业,特别是休闲网游、在线旅游预订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完整的休闲经济视野,“世遗西湖”具有较强的服务业发展效益,特别是能够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市场效益、创新能力、集聚环境。首先,“世遗西湖”能够促进杭州以入境游为主体的度假经济,提高休闲产业规模竞争力,特别是休闲度假地产、会展、工业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效益,从而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其次,能够全面聚集市场竞争能力、新业态、新产品、高水平人力资本,另外,进一步刺激了西湖周边传统生产服务业集聚环境。比如,西湖目前周边的主题度假酒店、休闲咖啡馆、书吧、主题餐馆
等,今后,产品品质的压力不断增大,市场竞争不断剧烈,集聚化、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但是,我们不能把世界遗产狭隘地单一理解为“世遗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非唯一的目标,所谓“城市升级”归根到底是要提升民生水平,发展的归宿是民生。东京市千代田区“城市基本规划(2014—2014年)”中,为自身区域发展树立了9个重点目标,分别是:1.满足老人、残疾人生活需求的居住条件;2.地区、家庭、学校充分协作,共同为儿童、成人提供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3.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比如严格遏制二氧化碳排放。4.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安全、安心的治安环境;5.满足国际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满足国际多样化的生活需求;6.重视居民社区建设;7宜学,宜乐;8.鼓励和提倡居民积极健身;9.营造人性化社会,以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为核心。
西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致,是我国乃至世界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列入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当地政府出于对西湖的保护,在长期的申遗工作中,特别重视西湖的保护管理和重点整治。2014年起,杭州市又对西湖十景、西湖文化遗存、西湖周边环境等三个层面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景观进行了重点整治,使西湖文化景观各组成要素的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此外,为推动西湖保护走上法治化轨道,杭州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西湖的全面保护确立了法律保障。“还湖于民”的理念,让城市与景观零距离,突出了西湖的独有魅力。自2014年开始,杭州实行“西湖免费开放”,许下了一个“还湖于民”的诺言。数据显示,迄今已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共130余处。申遗成功之后杭州政府提出“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如此承诺与保证,让西湖更加亲近城市,亲近民众,真正实现了城市与西湖的合二为一,深化了西湖的综合保护,提升了西湖景观的独特价值。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西湖申遗成功既是荣誉又是责任,申遗之后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慎重研究加以解决。例如如何建立健全西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西湖的公共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如何加强游客管理、开展景观要素监测、保护山际轮廓线、科学控制相关发展项目;如何解决西湖的管理资金的到位与票价不涨之间的冲突等等都需要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妥善加以解决和完善。让美丽的西湖再活一个2014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谈谈金华待开发的旅游项目:
金华市区及其郊野,历来名人辈出,特别是近、现代的邵飘萍、黄宾虹、施光南、艾青等文化名人,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以他们为主题做一些文章,相信对金华及其郊野旅游的发展会有不小的作用。如施光南故居、艾青故居、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等,已经成为金华市民的主要休憩场所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等。
金华的郊野,散落着许多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很有地方特色,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保护、挖掘和拯救。如“金华斗牛”,始于三国时期,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两千年历史,清末明初尤其盛行,号称“金华一绝”、“江南奇观”,称得上是我国地方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特有的民俗礼仪和民间风情,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亚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它同时需要有9对精壮的公牛现场角斗,其角斗之惊险,形式之有趣,令观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大过猎奇之瘾,让人无不感叹“金华真牛”。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艺术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斗牛表演少,(饲)养牛费用高,不堪重负而纷纷宰牛卖牛。仅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金华斗牛的发源地婺城区,就已经宰杀斗牛10余头,当地斗牛存栏数不足如头,而一次正式表演就至少需要32头斗牛。
同时,懂得优选、饲养、培育、培训斗牛的艺人因年岁已高,人数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因“斗牛”不赚钱而纷纷退避三舍。金华斗牛正濒临绝迹,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这一有着金华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瑰宝。
另外,金华孝顺的迎花灯、上叶村的赛龙舟、中柔村的迎花烛等均颇具地方特色,均是值得开发的民间文化艺术,均可增加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可大力开发带旅游特色的农家乐,古村落,发挥农村的民间特色文化,使广大市民节假日有个好去处。
第三篇:中国旅游文化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建筑被誉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不朽的建筑传承历史,铭刻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轨迹,是人类文明各个源头空间的标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的建筑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古代以单体建筑的宏伟、典雅、豪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中国古代建筑则以群体布局的空间处理见长,在基址选择、因地制宜地塑造环境以及空间、尺度、色彩处理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和创造性。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中西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中西名族不同的价值观,在建筑上就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同时,中国的名族风格是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人文风格。西方文化重物,较重视科学与宗教,重视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和谐之美,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从传统建筑的细节方面来说,传统的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有:材料方面的差异,建筑结构的差异,建筑布局的差异以及建筑观念的差异。造成中西方传统建筑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精巧的木质建筑结构,讲究的是对称美,有着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建筑理念。西方的建筑同样以自己在各个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记录在历史的每个朝代,发出璀璨的光辉。通过对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可体现出中西方各自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差异性和优越性。
一、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材料一般就是三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石为主。中国人将土、石用在基座与墙体上,而西方人则将木用在部分建筑的屋顶上,中西方都将土用为砖、瓦。建筑材料选择上的习俗差别,是由文化差异决定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使得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表达着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也体现着不同的人文文化传统,不同的理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木材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木柱,屋顶等。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等等。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也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如挡风,引光,避雨等。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因为这些细节方面的不同往往正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1]。
二、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1、 中国的建筑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如下三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三)讲究对称美,黄金分割美等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的建筑在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征是“框架式结构”体系,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体现出对称,黄金风格等多种的艺效果,而在中国的建筑结构上,庞大的屋顶当然需要承托的构件。中国的工匠采用了一种名叫斗拱的小木块构件。“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可以看到有一层用零碎小块木料拼成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坊上,支挑着申出的屋檐,这种构件称为斗拱,它是中国古代木
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
2、西方的建筑结构
西方的传统建筑,并不执着于结构之美,而是追崇一种雕塑般的建筑美,显示宏伟壮观的景象。西方传统建筑尤其是神庙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的立面上,往往设以柱廊。柱廊与柱式的设立,是为了抽象地表现人体美,这种抽象的“石质人体”是一种关于人体的抽象雕塑的美。从外表看,西方石构建筑的雕塑感尤为强烈。建筑师们带着强烈的追崇雕塑美的创作冲动与情结,来处理建筑的结构问题,从而体现出建筑设计者的另一番风采。
三、建筑布局的差异
1、中国的建筑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讲究的是对称的有规律的走向,传统中国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方式的前提下,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其实中国传统建筑无论大小通常都有这样预定规划,遵循着礼制观念,有着对称的和谐之美。
2、西方的建筑布局
西方的建筑通常是围绕着一座或几座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进行发展布局,街道或自由曲折,或作放射状自发的伸展,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因此可以说欧洲建筑的布局是“广场式”的。庭院的内敛性,是中国人自古内敛沉静、含蓄之个性的体现;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跃、好动个性的体现,他的布局也体现了不同的名族文特征。
四、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1、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念:
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同时,中国传统的建筑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的统一。这就与欧洲城堡在情趣上是向背的。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是帮助人们选择更好的视点来欣赏自然,并非是炫耀人工技巧。同时,中国的建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含蓄,有着和谐之美。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西方的建筑观念
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二维的平面和三维的
立体结构,重视的是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结束语
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名族文化,传统观念,生活理念以及建筑价值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中西方的建筑有着严格的差异。然而,当今建筑的发展在部分上有着中西方建筑的融合,我们中国建筑的发展不仅要继承我们先辈们的传统建筑,也要有当今建筑创新的理念,同时,更要吸收,交融西方的优秀建筑。就如同在我的家乡湖南现在很多人建新房多选择地是带有浓厚中西合璧色彩的小平房。这样的建筑不仅看起来华美大气,而且很实用。因此可以大胆地预测在今后的时间里中西合璧是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在建筑发展中也不能一味全盘西化,就像很多省份建出的各种在网上大受争议的奇葩建筑。
第四篇:中国旅游文化
中 国 旅 游 文 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旅游文化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困难,更主要的是决策与发展机制,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关键是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借鉴各地积累的经验。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一)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这些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所反映的不仅是东西部旅游发展的关系,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关系,也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区是一个主体性的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既有一个如何借鉴东部经验,也有一个怎样结合西部实际的问题,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专项"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类的旅游产品,它们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观光为主、还是参与为主,如何开发利用比较科学,都还缺乏比较充分的总结和概括。
(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发展中很重要
旅游与文化是相互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变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进一步提升。
大家比较认同和接受的观点,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
节庆活动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涉及了精神文明,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三)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因此,搞绝对禁锢和封闭的保护,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是重要的路子,国内外不少地区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品位评价
民族文化要开发出市场前景好、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除了要具备必要的外部开发条件外,其自身还须具备较高的品位或基本的优势。从国内外民族文化开发成功的实例看,大致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资源的独特性或代表性
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由这样的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而比它稍逊一筹的同类资源则要相差很多,这是与山水类旅游资源的很大不同,即民族文化资源比较容易产生雷同化问题。例如,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是民族省份旅游的特色,但对于旅游后发的地州,这往往显示不出优势,因为外地游人到这些省区以后,一般只是看上几处有特色的民族风情,而不可能把各民族风情都浏览一遍。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形象树立以后,其他地方再开发傣族文化就会受到影响,这不仅存在于同一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只要有先发与后发的区别,对旅游者就有一个选择问题。
(二)资源的完好性与现实性
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应是保存完好的,应在建筑、服饰、生活、生产、艺术等方面,较好的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形态,没有遭受较多冲击或破坏,也不应是支离破碎或残缺不全;它最好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延续古今的,而不是中断了或停止传承的文化。否则,进行旅游开发的难度则会加大,例如,西夏党项人的文化、新疆楼兰古国的文化等。从民族文化保存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典型性特征加速弱化的问题,民族服装已很少在平日穿着,城镇民族建筑在快速现代化,古老的习俗有很多改变,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越来越少,这对民族文化开发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影响。
(三)资源的艺术性与魅力性
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品位在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艺术品位高,这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古埃及的建筑艺术、韩国的济州岛民俗、澳大利亚的毛利人文化。相反,如果民族文化仅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没有相应的艺术成就或品位,就很难在旅游开发上有所挖掘和提炼。例如:民族地区喜欢用"歌舞之乡"、"歌舞海洋"来比喻风情的浓郁,但往往没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歌舞走向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将这些资源开发成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起码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宣传促销。
(四)资源的可展示性或参与性
旅游产品是供游人参观欣赏的,因此,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旅游,其对外可展示性就非常重要,例如,一些民族的 祭祀祈祷、宗教仪式,涉及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等,属于比较神秘、神圣的事物,不宜有外人观看或对外开放,即使其有很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也没法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有些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虽可对外开放,但由于时间较短、每年日期不定(如要按农历计算),也不大利于开发成为效益好的旅游项目。因此,如何把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出来,是旅游开发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属于要专业性、多学科策划和创意的问题。例如,云南的澡堂会是一个很有卖点的资源,但要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很不容易。一是仅在春节期间的四五天内,时间比较短,开发成为一个常规产品不容易;二是如何体现和展示特色的问题,它不是一般的集体洗浴活动,而是一种民俗民风,这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五)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对民族文化资源评价的过程,也是寻找、确认发展优势的过程,找准了优势可以事半功倍,找不准优势则要事倍功半,不仅劳神费力,还可能耽误和丧失发展机遇。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评价上,各地普遍存在自视过高的情况,觉得"人有我有"、一点不差;有的还因缺乏对外界的了解,觉得"惟我独有",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有眼不识泰山。例如,多声部民歌的合唱形式,我国目前有23个民族保持和流传着,仅就演唱形式而论不是惟一的,如要评论其艺术、文化、旅游价值,则往往更要关注它所演唱的古老内容,否则过于推崇、宣扬这种歌唱方式,实际上是走向了它的反面。再如:新疆伊犁有个"火龙洞",是一处不同于温泉的地热资源,当地人对它视而不见,没有意识到它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困难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思想开放程度明显制约着资源开发,同时,它自身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封闭与局限制约着旅游发展的科学决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不少沉痛的教训。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说明在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去克服困难,就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也有一些资源条件不错的地方,起步发展旅游的时间并不晚,但年年不见大的起色,长期处于"温冷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同类条件下已崛起的地区相比,起码说明经济不发达并非最主要的问题,首要的在于决策是否科学化,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资金的缺乏、基础设施的落后。决策不科学主要在于眼界闭塞、思想不解放,直接影响了对资源的评价、策划和创意。比较明显的:一是决策摇摆不定,一届政府一种决策,耽误了发展机遇。二是长官意志大于专家意见,尤其是在各路专家意见不一、领导又有自己观点的情况下,在事关产业定位、重点突破、发展步骤、发展思路的大问题上,出现了决策上的偏差,遗害无穷。三是大事不抓、小事不断。在事关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瓶颈制约因素上,不去加强领导、不下决心予以突破,而终年决策一些琐碎的事务,例如,编一点宣传册子、参加一次展销会、到外地参观取经、举办一次研讨论坛。
(二)可开发条件与文化资源品位呈反比
民族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可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大多距离中心客源城市或交通枢纽较远,加大了旅游开发的成本;二是可开发条件与文化资源品位呈反比,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稍好一些的城镇,民族文化资源 则破坏较重,而民族特色较浓的地方,则基础设施又非常落后。以云南怒江州为例,它是全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地处怒江和澜沧江大峡谷,保存了比较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它没有飞机场,距离昆明市600多公里,核心景区丙中洛距昆明市900公里,公共汽车单程需要12、20小时,而神秘的独龙江流域每年只有一半时间勉强通车;旅游接待规模较小、档次也较低,2014年"五一"黄金周贡山县仅接待8000余人、600多辆汽车,已感到远远超过了可能的承受力。
(三)缺乏科学可行的发展机制
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缓慢的主要原因,当地人与外地人的观点有很大出入。当地人一般认为,主要是严重缺乏开发建设资金;外地人(如投资商、旅行商、研究者)一般认为,更主要的是缺乏科学可行的发展机制。某水电集团下属的旅游开发公司每年有1.6亿的旅游投资额度,虽然也有明确的投资项目,但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投资迟迟投入不了。有的开发商认为,一些民族地区投资开发比较难,主要是掣肘的部门太多、能够做事情的人很少、投资环境让人不敢投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问题不是招商引资,而是改善投资环境,或寻找投资商能够接受的其他方式,例如,采用有偿转让开发经营权的方式,给予投资商更多的自主权。目前,一些地区"独立自主"开发的意识过于强烈,普遍认为当地资源就应由当地人来开发,这实际上阻碍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而言,由当地人为主导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不可能有超前的意识或思路,开发出的旅游产品也不能有高的品位。
(四)人文资源开发比较困难
在众多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文化类的旅游资源开发难度较高,它不象山水景观类资源,只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就可以自然对外展示。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进行提炼、概括和浓缩,也需要寻找比较好的依托和表现形式;需要注意避免雷同化问题,如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等都很容易发生这类问题;还要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国内高水平的专家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仅凭当地的经济实力、策划思路。
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民族文化资源不仅可开发出专项的旅游产品,也可作为普遍性的一种旅游资源,用于其它旅游产品的配套、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精神和品位的提升。但成功的进行旅游开发,需要遵循旅游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选准突破"亮点",实施集中开发
选准"亮点"区域实施集中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国内外发展旅游的重要经验。一些民族地州的旅游业之所以长期处于"温冷状态"和边缘地带,除了一些共性的困难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选择的发展突破口不准,或者集中突出的用力不够。"亮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既要考虑交通通达条件、城市的依托性,也要避免简单的城市中心论;既要考虑资源品位和特色,也要注意开发的难度与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积淀、民俗民风的浓郁,也要考虑对自然景观、其他优势资源的依托;既要考虑资源开发的最初引爆点,也要考虑持续发展的效应与后劲。总之,要立足通过一个亮点的突破,实现对一个地区的综合带动,使这一地区尽快成为旅游热线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段、或者一条支线。
(二)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
这是宏观层面的发展思路,属于一个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高起点,应首先是在策划、设计方面,然后是具体的开发,再是相关的配套和管理;新思路,主要是指发展模式、策划理念,并非过于具体的一些方面。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但由于策划、规划、开发、管理不到位,不少景区点建设存在档次不高 的问题。例如:前些年不少地方建造的缺乏文化含量的大型人造景观,如三峡微缩景观、天下第一城、人造牌坊群等;有的地方无视旅游规划的存在,三个月"开发"了几十处景观;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乱开乱挖、乱建乱造、画蛇添足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地方认为开发民族文化就是建设民族村、民俗园,就是唱歌跳舞、展示生活器具;一些地方把民族节庆搞成了农民歌咏比赛、体育比赛、商品交易会。要避免或解决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高起点、新思路,也就是不落俗套子、不走老路子、不重复别人的教训。一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采取经营权有偿转让、宣传促销委托独家代理等方式,也可以采取有关地区、投资者联合开发的方式,也可以保护为切入点实施适度规模的开发。
(三)突出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突出文化资源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表现形式。现在国内外
主要是搞一些民俗村、民族园,如泰国帕塔亚的民俗村、韩国的济州岛、我国西双版纳的傣族园、锦绣中华民俗村等,将民族文化的各方面浓缩化、集中化,其中较有生命力的是以现实村落为基础搞成的民族村镇。二是民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这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中极为普遍,一般是与山水风光类产品结合一起,但较多的情况是开发深度不够、表现形式单一,成为观光类产品的一种点缀或填充,单独可与山水风光并列的民族文化类产品较少。三是进行深度挖掘,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系列。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云南丽江,大研古城反映的是纳西族的建筑文化、民俗生态,围绕着它所展示的还有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玉龙雪山,即使把丽江定位为观光类产品,其内涵也是无处不洋溢着民族文化的内容。上述的三种表现形式,从实际情况出发,无所谓谁高谁低,关键是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深度,也要看民族文化类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但注意突出特色、提高表现品位、增强吸引力,应是共同追求的主题。
总之,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是密切关联的,只有科学处理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民族进步、文化繁荣,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中国旅游文化1
中国旅游文化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34湖南菜系、福建菜系 ( 或者答 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 三部分内容。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 2、民俗文化 3、茶文化 三、 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 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
2、 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
3、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 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 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 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分)2、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15分)
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旅游观对于中国人民的旅游活动产生了至巨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旅游观可从近游思想、远游思想、重民传统和尚古意识四个方面认识。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旅游文化,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创了儒家人本主义的"比德说"旅游观。他将山水与不同思想修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赋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长寿的目的。与孔子开创的注意道德价值的旅游观--"比德说"相左的,是老庄开创的注重个性情感的旅游观--"情感说"。与儒家同时代生衍,并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道家思想,以其"清静无为"的消极出世态度书写了另一种逍遥自在的去追求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审美文化。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比起儒家更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为表象,“道”为实质,以致世人忽视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1分)
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1.5分) 3、道教、佛教、***、伊斯兰教(2分)
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 (4分) ( 或者答 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1.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
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5分) 2、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
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的社会行为、风尚习惯的鲜活体现。(5分)
3、 茶文化: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如茶史、茶诗、茶道、茶艺、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茶道和茶艺。(5分)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 旅游文化不能等同于文化旅游,(2分) 旅游文化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门类。文化旅游
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但其构成要素要比旅游文化简单的多。(8分)
2、 (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2分)
(2)重视城市的选址(2分)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2分)
(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2分)( 5)种是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2分) 3、( 1)按园林选址和开发方式分,
①天然山水园。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近郊或远郊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一般都是以自然山水为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和建筑,因势利导地将基址的原貌作适当的调整、改造和加工。如杭州西湖。皇家园林一般都是天然山水园。
②人工山水园。是园林发展到完全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人为地创造山水,将天然山水风景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2)按园林分布地域分
①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尤以北京皇家园林和王侯府邸园林最为典型。特点:面积广袤,建筑高大,装饰富丽堂皇,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委婉不足,如颐和园。
②江南园林。以苏州最为典型。是典型的文人园林,江南园林多属私园,以宅院为主,其规模小,但充分利用一切空间造景,足供观赏。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留园。
③岭南园林。比江南园林面积小,以宅院为主,风格在二者之间,受商业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建筑和布局上显示出某些外域色彩,如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和佛山的梁园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园”。
(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
①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场所,同时也带有炫耀政权的色彩,因此常设在政治军事要地。有一池三山的布局。为了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轴线。园
中建筑物的数量多、体型大、色彩浓烈、装饰富丽堂皇,如圆明园。
②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等所私有,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色彩淡雅,不尚雕饰,追求自然天真的艺术境界,如北京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扬州的个园、可园等。
③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其多选址于(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HaoWOrD.cOM)空旷处,以获得静穆优美的环境,总体布局最见匠心,并广植特定品种的树木(主要是松柏),以充分体现主体建筑所需要的特殊气氛,一般多追求肃穆庄严、神秘色彩,如常熟破山寺、昆明圆通寺、昆明罗汉山悬崖等。
④公公园林。一般地说,在古代凡是没有特定服务对象,带有公共游赏性质的园林,可视为公共园林,如唐代的曲江池、杭州西湖等。
此题完整的答案比较长,答对三种分类的给3分,只要答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特点、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特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特点其中任何两种,给5分,举出四个以上例子给2分,一个或两个例子给1分。
4、 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
象的总和。(2分)酒具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酒文化也具有此两种属性。(2分)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和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6分) 三、分析与论述。
1、 宗教的功能:(1)认同功能。(2)行为规范功能。(3)社会整合功能。(4)心理调节功能。(5)审美功能。
(以上每点2分,要求有具体阐述,只答要点给1分。) 吸引力:(1)追求心灵的超脱。(2)给人以温情与宽容(3)求善情结。(4)对秩序、纪律、工作、互相帮助和人类团结、人人平等、博爱等价值的肯定。
(前两点3分,后两点2分)
2、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属于学生自由发挥的题型。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论述的合理性具体给分.
热门文章:
- 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4篇2023-11-16
- 桃花源记读书读后感集锦6篇2023-11-11
- 滴水穿石启示读后感400字汇编13篇(完整)2023-07-28
- 大禹治水故事读后感10篇2023-07-28
- 2023年度小王子四年级读后感热门11篇(精选文档)2023-07-28
- 2023年狼王梦读后感范本250字(完整文档)2023-07-27
- 2023年度一盏一盏灯优秀读后感必备7篇(全文)2023-07-27
- 2023年麦克白读后感14篇(全文完整)2023-07-27
- 面包房里猫读后感热门7篇2023-07-27
- 我动物朋友读后感【精选推荐】2023-07-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