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恒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3-01 15:30:1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完整版】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学标题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国地图出版社《无所不在的信息》

二、授课类型: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无所不在的信息”是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涉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适合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搜索与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体会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信息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特征。

四、学生分析:

高一新生是从不同的初中走到一起来的,他们经历过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由于他们在读初中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硬件配置的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对信息概念认识或不知,或初浅,或略深。

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对于规范学习行为、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内化信息伦理提升信息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教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

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描述、讲解、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特征。

例举有关信息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互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基础,为以后的教学搜集信息

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总结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学习从多角度全面看待事物本质的方法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举身边的信息,让学生领悟到信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信息是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八、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及特征

教学难点:信息的特征

九、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信息的载体等方面理解身边的信息。然后,教师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作用和信息的特征。引导学生列举身边能体现信息某些方面特征的实例,在分析学生列举的实例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的特征。

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十、教学过程: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摘自唐代诗人杜牧《寄远》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楼台

                    摘自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古人》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摘自宋代李清照

信息一词不象网络一样是个现代词,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了。只是那时的信息多指消息,几百里快马急送的也不过是一个口信、一封家信或一道圣旨。

当今,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充分的、更深层次的、更广义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运用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及其特征。

投影显示“信息的概念”,然后给学生下面的相关概念:

1)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地内容。

提示:现代的信息的含义远比古代丰富得多。

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内容通过什么表达出来,人们是通过什么来认识信息的。

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什么存在,通过什么传递。

提问:信息真的无所不在吗?

投影显示某学生在一天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其信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使学生的行为出现了一些变化。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一天所接触的信息。从以上三方面,对我们一天所接触的信息进一步理解,完成下表:

时间

事件

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载体

600

听到闹铃声

起床时间到了

声音

闹铃

650

听天气预报

了解天气,决定穿多少衣服

广播

电视或收音机

700

上学遇到红绿灯

是否停车

信号

红绿灯

800

上课

学习各种知识

声音、图像

教师、大屏幕

1600

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查阅各种资料

文字

书籍

分析学生所提交的“我一天所接触到的信息”表格,通过“信息的含义”来理解信息的作用。

2)信息的作用:

①信息有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

②信息有控制的作用

③信息有告知的作用

新生报到时,每个同学根据张贴在大厅门口的分班情况进入自己所在班级。对于学校来说,就是通过这一信息的发布有效的控制每个同学进入相应的班级,不会造成混乱。交通要道的红绿灯是用来控制人流和车流的,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通畅。天气预报、股市行情、新闻联播、每天疫情通报、……,都在发挥着重要的告知作用

 

【故事】“马陵之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马陵之战,成语“增兵减灶”既由此而来。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于次年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齐军重施“围魏救赵”的战法,直驱魏都大梁。魏惠王将攻韩的部队召回,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击齐军。针对魏军有备而来﹑气势旺盛和求胜心切的特点,孙膑定下计策,令齐军前锋部队与魏军稍一接触,即佯败东撤,且令齐军第一天造10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5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三天再减为3万人吃饭的锅灶,以诱使庞涓觉得齐军不堪一击。庞涓见状果然以为齐军“士卒亡者过半矣”,于是轻兵追击,结果被孙膑伏击惨败,自刎身亡。

教师讲述

马凌之战,庞涓根据所获取的“第一天十万灶,第二天五万灶,第三天三万灶”的表象,就得出齐军士卒亡者过半的错误结论,做出轻兵追击的错误决策而导致自刎身亡。庞涓所获取的信息是孙膑故意制造的“增兵减灶”的虚假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对从单一渠道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

  大家现在比较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提醒大家注意,从网络这单一方面获取的信息,一定要进行仔细的甄别才能保证我们为此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通过“增兵减灶”的例子,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不完全性的特征,提出问题,信息还有其他什么特征呢?给出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分析。 

3)信息特征

1、普遍性:身边到处都是信息,有物质运动就有信息的存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时效性:  天气预报、股票信息、社会新闻、……

3、共享性:网络资源共享。

4、依附性:依附某一载体进行传播。

5、不完全性:盲人摸象、井底之蛙、管中窥豹、……

下面我们听几段故事,然后判断一下信息的特征:

【故事1】揭示信息具有时效性

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那7个字中国将出兵朝鲜”。

【故事2】揭示信息具有依附性

武侠小说里的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

思过崖山洞的墙上。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这个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做做相关知识的超连接:

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价值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不完全性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依附性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时效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可共享性

课堂小练习: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下列叙述中,其中(D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高一 教学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