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难忘泼水节说课稿11篇(精选文档)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快乐的泼水节》,首先:说教材:《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歌曲采用了傣族民歌的经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难忘泼水节说课稿11篇,供大家参考。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快乐的泼水节》,
首先:
说教材: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歌曲采用了傣族民歌的经典音调编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傣族泼水节欢快、热闹的场景。
说理念: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说教学目标:
因此,这堂课我设立了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能力目标:学会几个简易的傣族舞蹈动作,并随音乐创编舞蹈进行表演。
说教学重点:能够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说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八十六节奏、延音线以及结束句后拍起唱的处理和掌握。
说教法:示范演奏法、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法
说学法:节奏模唱法、跟唱、分组演唱
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把这堂课设计为三个环节:
1、激趣导入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提问法创设情境:我们的祖国不仅仅是地大物博,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你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你知道这些民族都有哪些特点?请说一说。
这一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学生自主讨论并回答问题。
然后播放音乐,我将随音乐起舞,并提问:通过音乐和舞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在学生作答之后,同时揭示课题,出示相关图片(傣族与泼水节),边看图,边讲解,引导学生一同走入傣族,导入新课。
2、歌曲新授
我将这个环节分为4个小点,并逐点进行讲解:
a、节奏、旋律练习,引发兴趣
首先,我示范演唱歌曲,要求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再次示范演唱的时候,要求学生先找出歌曲速度中陌生的节奏型旋律,并出示相关的节奏卡:
(1)X.XXXXXX.X
(2)XXXXXX
学生对于附点八分音符、二八音符的交替演唱及八十六节奏的把握容易混淆,针对这点,我先采用划拍点读歌词的方法,使学生熟悉节奏结构,熟悉之后,在节奏卡下面板书对应的乐句,加入曲谱进行旋律模唱,并自划拍点。同时,可以加入节奏游戏来进行巩固,模唱,并自划拍点。同时,还可以加入节奏游戏来进行巩固,用拍手掌、点手心的方法综合训练,强拍拍手掌,弱拍点手心。多次练习之后,再进行节奏、旋律的综合练习。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进行铺垫。
b、测试听力,区别演唱
我先弹奏两组乐句,要求学生进行听辨,并找出乐句中的不同之处。
进行听辨让学生在辩、品、唱中充分体验歌曲的美,从而用美的歌声来表现歌唱中充分体验歌曲的美,力求塑造歌声美的音乐课堂。出示用不同颜色笔书写好的卡片,进行讲解,加以练唱。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乐句上连音线的演唱,声音要圆润、柔和。鼓励学生进行两人对唱,进行互评,检测问题解决的成效。
c、结束句处理,突破难点
先在黑板上贴出没有延音线的结束句卡片,鼓励学生进行参照对比,并找出不熟悉的节奏型,进行总结。
主要是对八分休止符的概念模糊,以及后拍起唱的把握。
针对这个问题,我鼓励学生先给卡片上熟悉的节奏型划拍点,然后重点提出八分休止符进行讲解,在这里,我采用“空的方式进行教学,休止拍念“,后起拍念“,念“大”空”的方式进行教学,休止拍念“空”后起拍念“大”“在示范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划拍念节奏,这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法学而延音线的处理,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学生们对这个标记的认识和理解。
在讲解之前,用红色笔在原来没有标记延音线的地方将延音线标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先在字面上进行认识,再在补充延音线的卡片下面用红色笔填充延音线演唱的拍点,进行前后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延音线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我示范演唱延音线节奏,学生观察,并自主模打节奏,反复进行对比练习。
最后,将结束句的旋律、歌词,由易到难进行填充,学生进行练唱,既巩固了节奏,也掌握了旋律演唱的处理,使学习效果更具有实效。
d、熟悉歌曲,合作学唱
在歌曲的旋律掌握之后,再播放音乐,听辨音乐的情绪,对歌曲有更深的了解。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心声,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哼唱全曲,
首先,我引导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按节奏读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然后通过我的示范演唱和教唱,让学生熟悉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再加上之前重难点都已得到突破,学习起来,准备就相应充分一些。多次练唱之后,再进行分组演唱、跟唱,逐步掌握全曲,为进一步掌握,可以适当运用男女生分组唱、小组比赛接力唱等方式。最后,师生合作齐唱歌曲。
3、情感体验,拓展延伸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最大的特色就是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就是综合,但不是简单的相加,也应该体现艺术性。完整演唱歌曲之后,我启发学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傣乡泼水节,和傣乡小朋友们共舞,感受欢乐的节日气氛吧。播放音乐,师生随音乐起舞,将本节课的教学推向一个高潮。课后,我建议学生大胆尝试,改编歌曲,改换不同的节奏演唱歌曲,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创编。
并收集更多的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了解他们的音乐风格,感受体验他们的风土人情。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2篇
一、说课标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
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
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
2.情景再现法
对傣族相关文化的介绍配以图片进行展示,使情景再现,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与已有知识进行链接,进而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丰富其内容。
3.手势指导
通过手势引导,使学生正确把握音值,感受休止节奏,唱准节拍。
4.活动参与
通过音乐律动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整个身体的感觉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说学法
1.合作交流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傣族的相关资料,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更为广阔和深入的见识。
2.模仿
通过听唱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
通过对孔雀舞的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魅力,感受音乐及其姊妹艺术相互交融带来的艺术享受。
4.实践活动
通过敲击芒锣、象脚鼓及学习舞蹈动作,感受傣族音乐的节奏、旋律等特点,使自己融入傣族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它。
五、反思(略)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3篇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难忘的泼水节》,我的说课内容分成六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难忘的泼水节》是新课程标准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学段的阅读课文教学是区别于其他学段的。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着眼点。
2、教材编排特点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3、重、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地深厚感情。
4、课时安排: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阅读情趣。由此,我确立了“情感和态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确立“知识和能力目标”: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三、学生情况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
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a)自主探究
《文课程标准》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b)朗读感悟
《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难忘的泼水节》这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因此,它是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要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要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从插图中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二)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重点指导“凤凰”的书写
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6、并思考:1961年地泼水节是怎么过的?
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学会默读,现在就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默读思考了。)
指名读一读有关段落
7、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如:
(1)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着什么?傣族人民穿着什么?他们表情怎样?
在此教学阶段,理解“满面笑容”,并练习说一句话。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强调重点词: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8、师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强调“特别”、“周恩来总理”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点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必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三)读中感悟
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当学生有了心得后,再读相关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挚了。
(四)课堂小结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心连心,师板书)
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节日,师板书。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4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15个生字,会写“忘、泼”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等讲述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积累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会用给定词语描绘描述情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3个词语。(重点)
2、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介绍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教师口述: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体验一下吧!
(板书:17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泼水节图文,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族踩”,翘舌音“驶容盛祝寿”前鼻音“民碗健”,后鼻音“康”。
②识记生字
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泼、踩、敲、驶”。
结合语境识记:
容—面容、笑容、容易、祝—祝贺、庆祝、祝寿
福—祝福、造福、福气、康—健康、安康、康复
度—尺度、温度、风度、龙—龙舟、龙灯、画龙点睛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民族傣族人民敲打敲门行驶驾驶笑容容易踩水踩住铺上铺地盛饭盛满饭碗木碗祝福祝贺幸福福气健康健谈康复长寿寿命
(2)学习多音字:“铺盛”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小朋友自己要学会盛饭。
我们去广州的时候,买的是卧铺票。
在这里,“盛”读“ chéng”,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容纳”,还有一个读音是“shèng”,意思是“兴旺,炙热”,“铺”读“pù ”,意思是“卧具、商店、驿站”,还有一个读音是“pū”,意思是“陈列、布置、展开”。组词如下:
盛chéng(盛饭)(盛满)铺pù(卧铺)(当铺)
shèng(盛开)(盛大)pū(铺上)(铺展)
②读一读:
山上的桃花盛(shèng)开了。
道路上铺(pū)上了红色的地毯。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火红欢乐地呼喊。
象脚鼓像火一样红。
欢呼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初读感知课文,从而课文读通顺、正确阅读教学扫清障碍。】
三、学习“会写字”
忘泼度龙炮穿向令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加一加:“氵”加“发”是“泼”;
“火”加“包”是“炮”。
②换一换:“席”减“巾”换“又”就是“度”。“空”减“工”换“牙”就是“穿”。
③减一减:“响”减“口”是“向”。
④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忘”,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泼炮”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龙”独体字,“度向”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学生练写。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长撇沿竖中线撇向左下,“又”的横撇沿横中线起笔,末笔点勿丢掉。
“龙”独体字结构,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短撇向左下撇出,末笔点不要丢掉。
“令”上宽下窄,“人”写扁阔,撇捺舒展,覆盖下部,下边两点都写在竖中线上。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学习会写字,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我们学习了很多字词,学会了识记和书写的方法,了解到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共同度过了一个幸福而难忘的泼水节。
五、当堂检测
六、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重点)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二、品读释疑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一年举行一次。)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
指导朗读:要用高兴、激动的语气来读。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
(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敬爱”表现了什么?
(“敬爱”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
指导朗读:读出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后,再感情朗读课文,水到渠成。】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
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
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
出示句子: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指导朗读:语调欢快,语速稍快,读出欢乐的气氛。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巧妙的问题引领,学会从文中找信息,分析重点词句,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课文。】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周总理的打扮是怎样的?
出示: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的打扮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师讲解:外貌描写
概念:外貌描写是对人物外貌(人物的容貌、体形、衣着)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作用:外貌描写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在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特征。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
出示: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学习课文最后连个自然段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
6、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
【设计意图:在逐段理解的基础上,在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升华主题。】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上坡度和下坡路》。
听读儿歌《上坡度和下坡路》,感受周总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学习周总理热爱祖国,时刻维护国家形象的高尚品质。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六、主题延伸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
壮族的节日有:三月三歌会、春节、脱落节、陇端节、吃立节等。三月三歌会时,壮族人们举行对歌活动。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那达慕”大会上有赛马、射箭、摔跤等比赛。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热烈欢迎高声欢呼
难忘的傣族人民
泼水节泼水祝福健康长寿共度节日
周总理笑容满面敲鼓跳舞幸福难忘
泼水祝福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
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
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不足之处: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5篇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语文的第十一课,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上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
在周总理的泼水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
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我想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是会认12个生字;
正确、流利通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从欢迎总理的场面中,感受傣族人民的激动。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
(一)观图片,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播放泼水节的图片
2、交流泼水节的资料
3、交流周总理相关资料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2)认读生字的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文章段落,勾画出重点词句。
2)体会傣族人民心情,指导朗读。
(三)教师小结。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但很多的生成让我们很难预想,有经验的老师就会把握课堂整个教学结构,我的这次教学不管成功与否,我向有经验的老师又迈进了一步。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6篇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它是本册教材中“爱国篇”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祖国的民族风情。
说教材:
《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一、二两句写人们做的准备,三、四两句写泼水地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学生:
课文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是,因民族差异,它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但这些孩子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选择地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走入情境,全面热情参与情感的体验,从而与傣族的泼水节来一次亲密接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主要是师生一起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共同领悟、感受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
四、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感悟课文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说过程: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这一课时的授课形式,我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3.详略交替,以读代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为烘托,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文本中画面,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教师应以读为本,积极营造一种以书声琅琅为主的课堂气氛。总结时我打算用激励性的语言:“小朋友,你们愿意用朗读,带俞老师去西双版纳过个快乐的泼水节吗?”来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开放的课堂才能彰显出无限生机,把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向课后延伸,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学生蕴藏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和闪光。所以最后,根据课后练习4的要求,在学生交流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用图片的形式又适当补充了一些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鼓励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小组,课后到图书馆或上网去查阅更多详细的资料。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精神世界,同时也把探索的种子播撒在了学生的心田。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学设计,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7篇
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的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第一课时《快乐的泼水节》。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傣族民歌常用“1、3、5”和弦的分解进行,但这种进行又与大调歌曲有所不同,曲中还时常穿插“4、6、ⅰ和弦的分解进行。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显然与第一乐句不同,主要是第一小节“**×.×”与“×.**×”的不同,因此,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这首歌曲的速度标记为中速欢快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学会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2、通过学唱歌曲和创编舞蹈,从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学习感受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三)、教学重点
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四)、教学难点
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
(五)、教具准备
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教学工具。
二、说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和乐于参加音乐活动,懂得团结与合作等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听唱法、律动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等。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表现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说、想、演、练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本课可分为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课前铺垫
我利用简洁而富有动感的律动加上跳跃的音乐把学生带进快乐的课堂氛围,为课堂的教学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
第二环节:学习新课
(一)、导入新课
我利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对,除了汉族以外,其它的都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统是必不可少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中先为我们介绍的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快乐的泼水节》。
(二)、了解傣族风情与他们的节日泼水节。
多媒体出示傣族风情照片,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傣族。
(三)、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音乐flash范唱歌曲。让学生听后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欢快地、活泼地)。再次听歌曲,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内容呢?
(四)、学习歌曲
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2、引导学生唱准“×.**×”“**×.×”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以其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
3、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特别在第三、四乐句中情绪比较高,要唱推出来些。随师弹琴伴奏或录音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4、介绍傣族乐器铓锣与象脚鼓。(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模仿铓锣与象脚鼓的敲击动作。
5、学生边唱边模仿敲击铓锣与象脚鼓的动作。
第三环节:创编舞蹈,并随音乐自由表演。
过渡语: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傣族舞蹈,然后再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动作吧。
1、多媒体播放傣族舞蹈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并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跟着老师学习几个傣族舞蹈动作。老师示范并讲解动作,学生跟着模仿练习。这时我会让学生跟着学习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在此我会一一的讲解与演示动作,学生边积极主动的参与模仿练习中。
3、让学生分组自由编一编,演一演《快乐的泼水节》。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分组讨论、练习中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这时学生就很积极主动的把老师所教的动作通过自己的意识把动作连起来完整的表演了。
4、放录音伴奏,学生一边唱一边表演《快乐的泼水节》。
最后,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就让我们在这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舞蹈中结束这堂课吧。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8篇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说教学: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学生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读出体验
D、看课件,(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录像)
E、体验后,观看后,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5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D、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5、生字教学
学写“吉”、“祥”二字,引导学生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来指导学生写好两字。
说效果:
此课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别让我感动的是:
1、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比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己的感受,当时,学生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可爱,真会读书,更爱思考。
2、学生是最真实的,比如弱处理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赛龙舟的场面,给了学生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然而在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时,我放的是音乐课曾学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学生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表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课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学生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因此不能达到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毕竟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因此此处为学生着想不够。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9篇
一、说教材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书写生字;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能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2、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理解重点内容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周总理的衣着、表情,动作中,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我分2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篇幅短,内容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第一课时就可以完整地理解课文。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巩固理解,教学生字的写法。我今天教学的是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从以前学过的《关怀》入手,引出周总理,然后再引出课题。
然后板书课题的时候,我并没有提前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虽然那样的课题会写得更漂亮一些,但是我感觉现场板书不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学生一个模仿老师写字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写好字的兴趣。
板书好课题后齐读课题,然后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这样既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思考,也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初步感知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后,紧接着让学生立即接触课文内容,通过初读,了解主要内容。初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要求、带着问题来读,这样的读书效果会更好一些。
读完后立即交流,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
3、读书识字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力争词语和生字交替出现,在二类字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现的是词语,从词语中认识生字,这样的难度小一些。在一类字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现的是生字,然后由生字联系到课文里的词语,因为一类字相对来说简单一些,有很多是在以前的二类字里出现过。“恩”在课文里的词语是人名,所以我选择这个字让学生扩词。又让学生比较“恩”与“思”,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经常混淆这两个词语。由“度”所在的词语“一年一度”自然地引到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4、细读感悟
第二自然段内容也很简单,同时这一自然段也回答了开头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这部分内容略讲。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训练点。
那就是从理解“今年”是哪一年?指导学生学会上下文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出“联系上下文”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傣族人民如何欢迎周总理的到来,先出示周总理一天的工作表,理解傣族人民为什么对于周总理的到来那么兴奋,那么激动。接着抓住“赶来”、“一条条”、“一串串”等重点词语的理解傣族人民如何欢迎周总理的到来,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激动,兴奋,对总理的欢迎、爱戴。
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是课文插图最直接的描写,本段的学习重点是图文结合,通过观察周总理的服装、表情、动作,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第五自然段仍然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想象周总理在泼水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再一次体会与傣族人民的幸福,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然后设置训练点:学习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全篇感情的集中喷发,这里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激情,通过朗读释放出激情,使课文的学习达到高潮,也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不是简单地对课文内容做一个总结,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六、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和周总理有关的故事,使学生对周总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10篇
说教材: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学生: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说教学: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lt;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gt;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学生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读出体验
D.看课件,(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录像)
E.体验后,观看后,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5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D.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5、生字教学
学写“吉”、
“祥”二字,引导学生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来指导学生写好两字。
说效果:
此课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别让我感动的是:
1、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比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己的感受,当时,学生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可爱,真会读书,更爱思考。
2、学生是最真实的,比如弱处理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赛龙舟的场面,给了学生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然而在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时,我放的是音乐课曾学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学生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表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课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学生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因此不能达到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毕竟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因此此处为学生着想不够。
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学生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第11篇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了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周总理的到来。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起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了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
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
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基于此,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欢乐。
3、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很学习方法,基于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我把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设计为自主探究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对阅读教学的处理,大纲要求,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所以对教学目标中的两个难点的突破我是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读:如齐读、分组读、领读、对读、挑战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因为学生对泼水节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课前我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泼水节的情趣和欢乐,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根据以上的教学思路,我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播放一段泼水节的影片,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个什么节日吗?学生很自然地会说是泼水节。老师进一步引导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泼水节是难忘的呢?引出第二个环节
(二)范读课文。
(课件)师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接着说:如果自己读一遍课文你一定知道的会更多。
(三)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2、标记自然段。
(四)认识生字:
老师先过渡: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一群生字宝宝羡慕极了,急着要跟大家交朋友呢!(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
1、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的方法。
2、不会的提出来,同学帮他想办法记住。3、识字游戏:制作字卡,凤凰花的形状,认识了就奖励他。(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再读课文:
过渡语:认识了生字宝宝,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了!(指名分段读,师生评价)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让学生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2、播放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指导朗读感悟。
(七)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提出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自读第三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3、交流感悟:(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
句子一: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句子二: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国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了天空。
抓住"鲜红的地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都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铺地毯,从而感悟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的迎客方式及当时的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句子三: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一词,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在这个环节中要边引导学生感悟边知道朗读,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总理的心情读出来。可以采用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形式反复训练。
(八)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4、5段。
(2)思考: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合作成果: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边感悟边知道朗读。
句子一: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
(1)观察课文插图:周总理穿着什么样的傣族服装?通过着装感悟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2)抓住笑容满面一词来感悟周总理的饿亲切、和蔼。
(3)想象:这时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句子二: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象脚鼓什么样?(上网查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感悟周总理同傣族人民心连心。
句子三: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感悟这句话:
1、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目的;
引导感悟周总理热爱傣族人民。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目的:引导感悟傣族人民爱总理。
3、练习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
4、交际互动:师演总理,生演傣族人民,互相祝福:再现情景,感悟周总理很傣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5、之后课件再次演示泼水的场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九)学习6、7、8段。
过渡: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教师用夸张而富有感情的语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说,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继而进行朗读指导训练:可以采用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出1961年的泼水节的幸福、快乐和难忘之情。
(十)小结升华:
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遍课文吧!
(十一)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
(十二)作业:
课外搜集少数民族的节日和民间习俗并写下来。最后两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拓展课外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说明;
知道写12个字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本课需要2课时讲完,所以写字教学部分我会分别放在每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训练,12个字中最难写的是:恩、寿、凤、凰四个字,它们分别是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其中的重点比画是凤凰二字的部首,要作为重点来指导。
板书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泼水祝福
寓意说明:
1、两颗心相连,表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揭示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主题。
2、"泼水祝福"则抓住了课文的描写重点,对主题的表现就是通过这个细节描写来揭示的。
热门文章:
- 感恩教育知识讲座学习心得体会3篇2023-12-04
- 感恩演讲稿三分钟四篇4篇2023-12-04
- 标准顶岗实习周记范文合集五篇6篇2023-12-04
- 可借鉴青春无悔演讲稿范文多篇3篇2023-12-04
- 销售员个人年终述职报告汇编3篇2023-12-04
- 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范本合集5篇2023-12-04
- 中小学全国交通安全日演讲稿经典3篇2023-12-04
- 2023护士自我鉴定范文六篇6篇2023-12-04
- 毕业自我鉴定100字左右十篇3篇2023-12-04
- 进修自我鉴定范文八篇8篇2023-12-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