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给教师建议叶圣陶读书心得体会(合集)(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给教师建议叶圣陶读书心得体会(合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篇一: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本书,如同聆听一位老者的人生智慧,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字里行间饱含叶圣陶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后辈的殷切期盼。又到一年的开学季,教育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随笔集《给教师的建议》既解析了一些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传授了一些贴近实际的教育方法;既有针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建议,又有针对学生群体的学习良策。一开篇,叶圣陶就开宗明义,强调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他建言说,教师在做好以身作则以外,多注重言传身教,其实就是最大的为人师表。
叶圣陶设身处地的站在教师的角度,以“如果我当教师”为题,进行了系统的阐明。欲作一名优秀的教师,就绝不能把单纯地教书识字认作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他看来,教书识字只是手段,让学生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进而,叶圣陶又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的建议。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就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才行。
作为勤于笔耕的教育家,叶圣陶一直在思考,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育才过程中,少不得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芸芸学子们的思想品德课该怎么上?叶圣陶真诚希望这堂“大课”,不仅学校要上,而且也要“搬进”家庭、“搬进”社会,各方各面通力协作,才能“水到渠成”。
叶先生创造性地衍生了思想品德课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课内所有的知识课和技术课,课外的种种校内校外活动,实际上都有培养好思想、好品德的作用。只要老师教得好,引导得好,学生学得好,活动开展得好,就不必另加什么“思想品德的尾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其思品、其德操,就会受到濡染,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精神润泽下,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品德修养也会不断得以增强。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让学生们既可感可知,又入脑入心,又有几人能拒绝呢?
作为现代著名的作家,他主张应把青少年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提到传播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度去看待。他一再告诫基层教育工作者,要把好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传授给大中小学生,引导他们在长期的读与写中,不断增强对祖国语言的民族感情,从而让他们在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中,为传承古老的中华文化,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篇二: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读书心得体会
暑假开始,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几本专业书,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有了一些感触。
书中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阅读”二字。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从他的这些话语,足以看出他对学生阅读的重视。
其实,学生要阅读,我们教师同样需要阅读。人们常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备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必须是不断更新的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更新的知识。可我们都在说着:教师的时间哪里来?教师和所有人一样,要做家务,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即使读书也是疲于应付,以至自己在教学中筋疲力尽,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负担。叶圣陶先生就觉得,教师和学生都爱阅读,就能成为朋友,这样教育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因此,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自己也要勤于读书。
读书与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分不开的,我想我要把读书当成习惯,热爱读书,持久行动。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只要拿出十几分钟的时间用于读书,这还是可以做到的,中午吃完饭、晚上睡觉前,关键还在于自己是否热爱读书吧。我要把读书逐渐变成自己的习惯,每天去阅读有益的书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
叶圣陶先生还在书中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思想教育,过分强调感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显然是背离了学科的性质,最终无法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我想:不但是过去,就是现在,教学改革进行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总要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一节课里,总要有复习、学生提问、板书、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总要有录像、课件,否则就算不上是优质课,本来教学是为了学生学,结果,我们在教学中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把该要学的知识技能学到,学得容易还是困难,学得轻松还是辛苦,而是过分关注教师在上课时是否已经达到了某个指标,把学生放在一边了,忘在一边了,这样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是为教育而教育,应此,我不断地告诫自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驱除程式化,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因人制宜,因文制宜。
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而学习的学生,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而执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现在还大有人在,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评价老师的最重要的依据。因为这样,不少老师还对教学内容进行擅自取舍,要考试的多讲多练,不考试的内容不提也不练。我想这才是教育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作文批改问题,现在,有很多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是全批全改,除了总批还有微批,可说是修改的细致入微,学生只要按老师修改的照抄一遍,就是修改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修改作文全被老师包揽了。这样做老师辛苦,学生也不见长进。由此看来,教学方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在这本书里多次出现,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要求学生预习,给以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主要指语文方面,不是内容方面),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他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如此等等。这样教学,当然比逐句讲解吃力,但是这才是教学的正经道路。正如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
篇三: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读书心得体会
暑假里读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随笔集《给教师的建议》既解析了一些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传授了一些贴近实际的教育方法;既有针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建议,又有针对学生群体的学习良策。一开篇,叶圣陶就开宗明义,强调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他建言说,教师在做好以身作则以外,多注重言传身教,其实就是最大的为人师表
叶圣陶设身处地的站在教师的角度,以“如果我当教师”为题,进行了系统的阐明。欲作一名优秀的教师,就绝不能把单纯地教书识字认作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他看来,教书识字只是手段,让学生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进而,叶圣陶又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的建议。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就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才行。
作为勤于笔耕的教育家,叶圣陶一直在思考,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育才过程中,少不得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芸芸学子们的思想品德课该怎么上?叶圣陶真诚希望这堂“大课”,不仅学校要上,而且也要“搬进”家庭、“搬进”社会,各方各面通力协作,才能“水到渠成”。
叶先生创造性地衍生了思想品德课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课内所有的知识课和技术课,课外的种种校内校外活动,实际上都有培养好思想、好品德的作用。只要老师教得好,引导得好,学生学得好,活动开展得好,就不必另加什么“思想品德的尾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其思品、其德操,就会受到濡染,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精神润泽下,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品德修养也会不断得以增强。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让学生们既可感可知,又入脑入心,又有几人能拒绝呢?
特别在读了叶先生的《讲和教》,给我深刻的体会。在课堂上要“讲深讲透”、“精讲多练”。结合我在数学例题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记忆,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舍本丢纲,盲目重复训练,通过例题教学,采用合理的策略,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使有限的例题发挥极大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例题得到启发找到解题途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解题能力,优化思维品质,从而使例题教学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一)一题多问
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在例题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点的铺垫、分解、交汇、拓展、延伸,精心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从问题的提出,到层层深入,直至问题的解决,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启发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只有以例导思,最大限度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寻求解题途径的过程,给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使得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完善,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严谨性才能真正得到训练。
(二)一题多变
例题教学中,针对知识点,设置一题多变,由一题发散为若干题,层层推进,不仅增强了例题的使用价值,使学生对原例题的认识和理解呈螺旋式上升,还能帮助学生活化解题思路,灵活运用知识,增强思维的广阔性,达到由例及类、触类旁通、以一胜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例题都要变条件、变问题,要因人因题灵活处理,否则会适得其反。选择例题进行变式要注意把握变化的“度”,不要“变”得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
(三)一题多解
一道数学题,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在例题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提高解题技巧。思考不同解法适用的特点,鼓励学生举出相关的问题或类似的题型,总结规律。
(四)多题一解
对简捷常用的解题方法要让学生熟记于心,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如果教师能选择不同题型但能用相同或相似的方法解题,学生在应用中就会对这种解题方法熟练掌握。采用“多题一解”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解题时同时自觉。
(五)改编例题
改编例题的方式很多,例如教材中有些例题的背景一般比较抽象,缺乏生活气息,如果将例题改编成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六)错题辨析、改正
课堂例题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疑难或者易发生认知偏差的问题,设置错题辨析、改正,让学生发现错解及产生错解的原因,从错题中体会到知识的关键点和易错点,辨析出知识的异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找到正确的解法和结论,有效地知错、改错、防错。教师有意错解,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但不急于把正确的解答告诉学生。
篇四: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书是一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和朋友。我作为一名老师更应当多阅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学校开展的暑期读书活动,有幸拜读了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随笔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结合其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很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给了我启发。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随笔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汇集了叶老毕生的教学心得,既解析了一些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传授了一些贴近实际的教育方法;既有针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建议,又有针对学生群体的学习良策。一开篇,叶圣陶就开宗明义,强调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他在书中写道,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谁也不该固步自封。无论言教或是不言之教,总之要把自己的好模样去教人,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把自己的好模样之教人就是“为人师表”。
做一名优秀的老师,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书中,叶圣陶先生设身处地站在教师的角度,以“如果我当教师”为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教导,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绝不能单纯地把教书识字认作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他看来,教书识字只是手段,让学生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进而,他又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的建议。他说,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才行。他还举了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在完成正常的授业之外,完全可以联合家长,通过与学生父母的亲情互动和有效沟通,共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要做到这些,其实也并不难,叶圣陶感同身受地说:“多做家属亲切忠诚的朋友,拿出真心来,从行为、语言、态度上,表现出是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就能让这种教育合力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直在思考,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育才过程中,少不得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芸芸学子们的思想品德课该怎么上?叶圣陶真诚希望这堂“大课”,不仅学校要上,而且也要“搬进”家庭、“搬进”社会,各方各面通力协作,才能“水到渠成”。
叶先生创造性地衍生了思想品德课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课内所有的知识课和技术课,课外的种种校内校外活动,实际上都有培养好思想、好品德的作用。只要老师教得好,引导得好,学生学得好,活动开展得好,就不必另加什么“思想品德的尾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其思品、其德操,就会受到濡染,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精神润泽下,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品德修养也会不断得以增强。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让学生们既可感可知,又入脑入心,又有几人能拒绝呢?
在教学上,叶圣陶先生还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教育者要做到为了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通过“教”逐步达到“不需要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通向“不需要教”的具体步骤。其实,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简言之,“不教而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讲“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是引导学生自学。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这并不是减轻教师的负担,放任学生不管,而是新课程目标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教是为了教不”这一核心思想不仅揭示了教学的本质,而且建构了完整的教学概念。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的高度提炼,其主旨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师强有力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本书中还指出:教育原则必须贯穿着-一个“导”字。教师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这个空间是给学生的,学生在其间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修正自己的轨迹,发展自己的个性;这个空间也是给教师自己的,教师在其间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教育之道,纠正自己的教育失误,丰富自己的教育手段。有了这种空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疏通才能够辗转腾挪,才会更见成效。
柔性中也要有刚性,柔性教育需要顺应,但柔性教育中绝不是没有原则,刚性就是原则,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指导就是原则。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心的近距离,但在指导学生的人生时必须要远距离,站在学生之外,给学生以另外的视角,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刚易折、柔有韧,柔性教育中的动静相宜、刚柔并济,让我们的教育保持着平衡、发展与和谐。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书中所提到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许多意见和建议,不仅让我们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性。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也体会并领悟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如一缕涤荡心灵的春风,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篇五:给教师的建议叶圣陶读书心得体会
这个假期如往常一样,学习了几本书,当我看到叶圣陶先生的《给教师的建议》这个书名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就好像看到宝典书籍,迫不及待地翻开来阅读,翻了几篇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实在是太受用了。整本书皆是收录的叶先生的随笔,发表文章。那些先前只一知半解地听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如今,总算是还知道了名句的出处。叶先生用他及其朴素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阐述着他的教育理想与思考。给我干涸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清泉。当然,本人才疏学浅,只得了其中些许皮毛。下面,我浅显地谈谈我的收获。
叶先生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一文中提倡教书逐句讲解是老法子,也不符合教学的旨趣。那国文教学得怎么教呢?叶圣陶说得遵循明晰的目标来,即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学会预习助力学生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使孩子终身受益。叶圣陶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就指出了预习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他说,当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成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了独创成功的快感。这句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如今我们的阅读课留给孩子真正思考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加上如今教辅参考书的横行霸道,让学生不乐于动脑子,不想着动脑子自己去探究课文的难点了,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当然,提到有效的预习,可以讲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给孩子真正学习、预习的时间,若只是漫无目的的给孩子一个预习作业,那孩子肯定也是无处入手,有效性是让学生真正能得到学习的关键。
自我实践提高学生欣赏文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欣赏,第一步还在透彻了解整篇文章,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这一步做到了,然后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其辛苦经营的功力。体会而有所得,就是欣赏了。阅读方法我们分精读和略读两种。教材中对于精读和略读的要求是有明确的要求的。精读,更多的是教者通过层层剖析,让学生习得某种学习方法,略读是带着方法去自己学习实践,最终找到探究的答案。叶圣陶先生说了在精读课文讲授时,可以借用看图画、听音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构建意象。那么,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创设情境了。有所不同的是叶圣陶先生更多的是强调让学生自己去用眼睛看,自己去用耳朵听。在自我实践中提升欣赏能力。如,在教授《渔歌子》这首古诗时,调动学生的五官感觉去感知这首古诗的颜色,律动,甚至是味道,那么“青箬笠”的青,“绿蓑衣”的绿,因为蓑衣的蓑草是刚刚做成的,还有新鲜的味道,这样一来,这字里行间里就太有生活味了。
从课文写法中去习得写作文章的技能
叶圣陶觉得写作文太简单了,只要识的字的,就可以写文章了,重在如何把文章写好,他觉得教材中的写作方法正好给我们学生提供了借鉴的写作文的技巧。部编教材的单元编排都是以一个主题编排的,如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就是以动静结合的写法为主题,《四季之美》《鸟的天堂》篇篇美文,无不展示描写之物的动态美与静态美。那么这样的写法正好可以让学生用于自己的作文当中去,例如,我们的校园,放学后的校园是那么宁静,我们可以怎么写宁静呢?连鸟儿睡觉咂嘴的声音都听得见,这样的以动衬静的写法,在课文中学习到了,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那么,相应的就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总而言之,叶圣陶先生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方方方面面,字字珠玑,值得我细细回味。
热门文章:
- 争做新时代青年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2023-12-04
- 坚持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警心得体会3篇2023-12-04
-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汇总3篇2023-12-04
-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防止灯下黑心得体会4篇2023-12-04
- 师德讲座心得体会五篇9篇2023-12-04
- 双减政策老师心得体会范文甄选2篇2023-12-04
- 新版国学培训心得体会模板5篇2023-12-04
- 教师假期学习培训心得感悟范文锦集4篇2023-12-04
- 2023年学法守法用法心得体会14篇2023-12-04
-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体会4篇2023-12-04
相关文章: